感我思使余悲。
当年,我想见见太子,去了东宫找不到他,便在他书房里留了这么一句话,满心期待着他会来找我,可是等了许久,始终没有他的身影。
直到五皇子大婚前一日,我到他的书房里,看见他失魂落魄的模样。那一刻,我没有心疼吗?真的一丝心疼都没有吗?
我写的那句话,他压在了手臂下,藏着掖着,不让我看见。他一直低着头,不肯抬起来,直到我出门,他追出来,我才看见他脸上的泪痕。为什么要流泪呢?为什么?
生下明儿那日,他带我走遍了大半个皇宫,告诉我“结发为夫妻,恩爱两不疑”的时候,那样好的夜晚,那样好的月色,我真的一丝心动都没有吗?
这么多年,后宫没有子嗣,他只说了一句,朕是不是太过纵容你了。那一刻,我的心里没有一丝丝幻想吗?我决绝地转身离开,真的是因为固执吗?就没有一点私心吗?
一曲终于完毕,我的心里已经翻山倒海,仿佛历经更朝换代。
我低着头,头顶上传来一个声音:“母后睡下了。”
他牵着我走出永安宫的时候,我仍旧低着头,他也不问,只是安静地走在我身边。
原来,雪也会迷了眼睛啊。
太后是在她六十五岁生辰那日走的。
前一晚,她还在嘱咐着宫人,记得把明日的药煎上,结果夜里就走了。太医说,她走得很安详,没有什么痛苦,我说好。
好,当然好,她的一生都在为情所困,差点丢了后位,丢了儿子。如今已经不再贪恋红尘,走得无事一身轻,当然好。
只是皇帝呀皇帝,大半夜哭得像个孩子,一遍遍地说:“我没有母亲了……”他说了好多话,多到我都睡着了,他还在喋喋不休。
他十二岁那年,皇后娘娘被人诬蔑与亲王私通,皇帝在查明之前,下令将皇后禁足,不得见任何人。
那夜下雪了,太子在雪地里哭到不省人事,第二日就病倒了。皇后娘娘一心急,翻墙出了未央宫,一瘸一拐地走到福宁宫,跪了整整五个时辰,才换得去见太子一面的机会。
这是他脑海里最深刻的记忆,因为皇后娘娘见到他后,一直在说“是母后对不住你,是母后害了你……”
就像她临终前一直拉着我说,“儿啊,是母后对不住你,如果母后当年安安心心当个皇后,不去管那么多混乱事,不去计较先帝爱不爱母后,你现在应该会把时间都用来好好陪她的……”
她说了好多遍,直到我轻声说,母后,我是颖儿,我是颖儿啊。她才安静下来,被我哄着又睡去了。
我知道,她是有话想对我说的。她想说,颖儿啊,真是个傻孩子。
每日一觉醒来,我都是流着泪的,但是仔细想想,又想不到自己梦到了什么。
韶华易逝,恨悠悠,几时休。
那年夏日来临不久,我见到宫里开了不少花,本想让孩子们陪我一起去赏花,没想到有一日,竟看见泓宸被娴月拉到了未央宫里,一身都是水,狼狈又可笑。
我还未开口,娴月便道,“母后,你看哥哥,想去假山上采花,结果摔成了这等模样。”
不会吧,泓宸一向以老成稳重自持,平日里喜怒不形于色的,怎么会这么顽劣,想去爬假山?
“母后……儿子只是看假山上有朵花特别好看,不知是真花还是假花,想摘下来给母后看看。”他低声解释道。
“我才不信,你是摘给母后的吗?”娴月双手叉腰,一副小大人的模样,“你明明是看人家姑娘想要,才会爬上去摘的吧!”
话音刚落,泓宸便红了脸。
不对劲,这不对劲。
人家……姑娘?我哑然失笑,“妹妹说的是真的吗?”
泓宸抬起头来看我,可怜巴巴的模样:“母后,儿子……儿子只是好心。”
“好心?你哪里有这么好心!我之前说想要树上的花你都不给我摘,说什么不符合君子风度,不成体统,怎么现在她想要,你就给她摘了呢?”娴月毫不留情地拆穿了他。
我让娴月先安静下来,然后把泓宸拉到身前,问他那个姑娘是谁,他支吾了半天才告诉我,是礼部尚书的二女儿,灼蕖。
礼部尚书有四个孩子,大女儿亭亭玉立,才名远播,嫁给了温丞相的儿子。唯一的儿子十五岁考取了举人,现在正在着手准备考取进士,小女儿还在闺学中学习,听说也是乖巧懂事的孩子。
唯独这个二女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