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是有密道吗?”
他全心全意地注视着墙壁,喃喃自语。
“要是有的话……就好了。不,说不定还有其他更棒的装置……”
比方说,在那个夜晚,小说家等人来到这个房间门口的时候,那个闯入者从密道转移到了隔壁病房之类的。
实际上,利用房间内的夹层或者密道,这仅仅是最基础的“机械诡计”……不,或许连诡计都算不上。在过去的经典推理小说中,通过精巧而复杂的机关设置,以及令人意想不到利用力学或者化学知识的方式,来完成杀人的作品,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。
很遗憾的是,现实生活中,根本无法遇见类似的事件。
原本在杀人案件中,一时兴起的冲动行为就占据多数;而在剩下的计划杀人里,有一定反侦察经验,懂得隐藏证据、设置陷阱和转移注意力的犯人,已经是少数中的少数;更不用说考虑使用复杂的机械装置来完成谋杀……
故事中利用密室、机械甚至整个巨大的房屋和建筑来完成诡计的谜面,当然会给予读者以不可思议的华丽感。但在现实中,实在是超出想象。
说到底,越复杂的杀人方法,很有可能会留下越多的痕迹。
“但是,这说不定是个盲点。”
小说家摸着下巴,一边观察墙面上可能存在的痕迹,脑袋里浮想联翩。
“因为没人觉得现实中会真的有人复杂到不可思议的机关来杀人,由于惯性思维而不会考虑到这上面去。只要设计足够巧妙和得当,如果只用传统的‘动机’推断和‘现场’勘察的方式结合的方法,说不定真的会被蒙骗过去呢……”
不过,这就是他在随意想想的事情而已。
……
回到眼前的病房里。那个“机关”应该没有那么复杂,或许只是利用了墙壁里存在的空隙,趁着众人的注意力被转移、以及内部光线黯淡的情况,藏身其中;又或者是利用密道来逃逸到隔壁。
具体情况,还要等墙壁被打开后才能清楚――
就在这时,他听见了轻微的响动。
一开始还以为是幻觉。小说家走出门外,在即将来到走廊之前,看到一个高大强壮的漆黑人影微微摇晃,正朝楼梯上方走来。
他迅速地离开门边,关上电筒开关后,一把抓住放在旁边的拐杖,准备离开这里。
――对方是冲着这边来的!
虽然毫无根据,但这个念头浮现在了脑海之中。
回到病房,或者乘坐电梯,已经来不及了。他决定要在附近找个藏身处。当然,这里不会有别人,一切只能靠自己,于是小说家在一片漆黑中,眯着眼睛继续寻找。
在内心某种不太安分的雀跃的鼓动下,他在门旁找到一个适合的地方。小说家开始行动。他用单脚跳到对面,然后将倒下来倚靠在墙壁上的长方形柜子悄然扶正。粗略地从外部观察,这里应该勉强容纳下一个人。这样做稍微有点危险,但眼下可以原谅吧!
……等一下。
总觉得,有点丢脸。
在即将打开柜门的时候,他突然想到了这一点。
就连对方的长相都未曾看清楚,只是因为下意识的危机感,就要狼狈地躲起来吗?
这样思考的时候,血液循环的速度正在减弱。
小说家决定以普通防灾演习程度的紧张感,来面对这次突发事件……先旁观一下再说。他打开置物柜,看到里面空无一物。lucky,之后只要屏息躲在其中,观察外界的状况就行了。
话又说回来,到底是谁在会在这种深夜时分,前来拜访这里呢?
他回想起静流姐对那个不速之客的形容。正好,能和刚才惊鸿一瞥留下来的印象相符合。
……不过,为什么?
如果被发现的话,会很不妙吧?否则之前就不必隐藏踪迹。在大家都因为一连串的异常事件,而产生戒备心理的当下,再次来这个地方,是相当大胆而且冒风险的行为。
对方三番两次地入侵这里,是有什么必要的目的,或是想确认什么?
情报过于不足。完全考虑不出对方的动机。而且,要理解素未谋面之人的心理,真的相当困难。
脚步声在外面停下来。看来是走到了最高一级的阶梯。接下来,那声音继续在走廊上行进。
小说家不再犹豫,有意减低了呼吸的声音。逐渐靠近的声音,使得他内心的震动不断增加。仿佛是某种共鸣一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