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宁家,这两家不仅深耕福泉,在朝中也有不少人脉,此次上书请银,就是这两家在背后挑的头。
我日日在衙门里与这些老油子周旋,暗里却让方教谕带着人,带分多路到各个庄子上摸排,想要收集罪证,那就得有证人,而证人嘛,通常都是被打击报复,无法在城里立足的人。
过了三月,才慢慢有些头绪,在方教谕的暗中操作下,蒙冤的人渐渐相信了圣人肃清奸贼的决心,网子慢慢地收拢,整合成了闭环。
待证人们齐集衙门,我就要脚底抹油,带着他们上京面圣之际,不小心被杨家截获了消息,为了堵截罪证,竟敢带着家丁要来抢人。
开玩笑,当前我曾率五千兵马死守五万人攻城,如今怎会怕你区区几千家丁?何况此役功成,我便能顺理成章地交了皇命,怎可在这紧要关头被宵小们坏了大事儿?
送信搬救兵的杂役早就奉令出了城,三日间必有人来救,我只需守住衙门三日,大事可成。守守守,我怎么都是守城的命呢。
我把县衙里的人分成了几拨,勇武的人跟我守门,忠心的人看管证人。方教谕自告奋勇,要在牢中陪伴证人以安人心,这也是个苦差事,毕竟大敌当前,人心浮动,若是照顾不好,翻供也未可知。可当下无人可用,只能选择相信他了,我许诺他,若是把差办好,定当为他御前森*晚*整*理请封,挣一个功名。
不愧是我看中的人,方教谕脑子倒是清醒,在三日里,把牢里的证人看管得服服贴贴,甚至还取得了口证,还让证人们亲手画了押,这可是件天大的好事,有了这些证据,圣人交托的任务就完成了九成。
宁化将军带兵来了,乌合之众不足道哉。当我听到方教谕拿到了画押,高兴地捶了他一拳:好小子。他不好意思地问我,请封什么时候能下来呢,他看上了个小娘子,就快成亲了,到时候双喜临门,光宗耀祖。
哈哈,英雄难过美人关啊,跟老子一个样。听说他家里开了一家点心铺,我突然有些馋,桐儿那丫头做的点心怪好吃,好久没吃了,那就给这小子个面子,本总督要到他家点心铺去尝尝鲜,让他家的铺子也蓬荜生辉一番。
约定了日子,我们一帮衙门中人,浩浩荡荡地去了,还没到门口,就看到个小娘子在铺前忙东忙西。等等,这怎么那么眼熟,那不是桐儿吗?难道要跟方教谕成亲的人,竟是桐儿?
我气极了扭头就走,我要赶紧回去写信问娘,为什么桐儿要嫁人了,我却不知道,这是什么道理?她在家里究竟是干什么的,怎么连自己的儿媳妇都没看管好,让她跟着人跑了?
娘的回信,在我回京复职的路上才收到,她在信里把我劈头盖脸地骂了一顿,说我为什么那么久没个信回来,还问我为什么被贬了官,最后才说桐儿和采音结伴下江南游玩,成亲的是采音。
圣人看到我呈上的罪证,高兴极了,这意味着有些世家大族要倒霉了,其中定国公府也到了牵连,退婚的事彻底坐实了,可他转头跟我说,反正没成亲 ,既不要国公小姐,要不要考虑一下公主娘娘?
不不不,我不要公主娘娘,我只要桐儿。圣人又摔了杯,把我再贬一级,让我到平安府去当巡抚。
巡抚就巡抚吧,反正我爹当年只是个知府,巡抚好歹比知府还高一级,等我在平安府安定好了,就把爹娘桐儿接过来,我们在一家人仍好好地在一起。
没成想,娘又在信里把我骂了一顿,说采音成亲后,桐儿自个儿离开了福泉州,现在不知道到哪逛去了。
唉,真倒霉,官没了,媳妇还跑了,上哪儿说理去。
生气归生气,圣人交代的差事还是要好好干的,平安府在此次战事里损失较重,我得把它治理好,恢复生产,安定百姓,说不定圣人一高兴,还能把丢了的官儿给挣回来。
兢兢业业地干了两年,把个平安州打理得井井有条,百姓们的生活也好起来了,我在民间也攒下了一些声望,大家都说,巡抚大人心系百姓,是个好官。我终于没有辜负爹的期望,上马能领军,下马能安民,只可惜,始终也没找到桐儿。
观音诞辰的这天,衙门里都放了假,我没事儿做,也到街上去溜达森*晚*整*理,看看我的百姓,感受一下国泰民安。游行的队伍很壮观,抬了个轿子,上面扮的是观音娘娘,白衣飘飘,素手托瓶,笑得很纯粹,很干净。
等等,这有点儿像桐儿?我得赶紧回衙门,让人查一查,今年扮观音的,到底是谁?
很快就有信儿了,城里开了家桐花记,东家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