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边民听到,会以为朝廷要奖励他们了,愿意投靠。
可十八国听到,会以为我秦国要提前征兵,大举扩军!”
“他们必慌!”
“慌了之后,就又要‘提前反击’!”
“等他们真反击的时候—我就在阳川,给他们一次大惊喜!”
……
第二天一早,东南五郡同日发出“赏田令”。
各大村镇门口贴满了红纸告示,来往百姓挤得水泄不通,连看告示都得排队。
百姓反应出奇热烈,许多平时不出门的老汉都拄着棍出来看,年轻人看完直接回家收拾行李,打算报名参军。
消息不出三日便传遍整个边郡,甚至有人把“赏田令”抄写好偷偷送到十八国驻边商旅手中。
到了第五日,这消息就到了楚国王都。
楚王拍案而起:“秦浩疯了?这时候还敢公开屯田?”
“这不是明着告诉我们,他要备战?”
但老臣只是摇头叹气:“他不是疯了,他是故意的!”
“他知道我们有探子,他就是故意让我们看到!”
“他是逼我们动手!”
“可我们一动,就落了他圈套!”
楚王咬牙:“那怎么办?”
“拖?”老臣反问:“还能拖?”
楚王面色阴沉,迟迟没说话。
……
而与此同时,秦浩又收到信鹰新情报。
“齐国边境两位郡守,在边地大营起冲突,一人已死!”
“吴国南部诸侯私招兵马,已组建三千人军,宣称自保,但疑似筹备自立!”
“越国贵族私售兵甲,已流入四县!”
张青松把一封封简报放在桌上,看着秦浩没说话。
秦浩看完最后一封,只说了一句。
“这才刚开始!”
“乱的,不是边境!”
“是他们自己的后院!”
“我们,只是等着!”
从东南五郡“赏田令”颁布起的第七日,秦浩便命人封锁了边境所有官道,改用信鹰通令传信,撤回外部流动消息线,只留下几个预设好的“破口”,让消息精准流入十八国的探子手中。
三日之后,楚国、齐国、越国三方接连调动边军,号称是“预防秦国突变”,但都没敢先出兵。
秦浩站在阳川北防的最高岗哨,望着远处山岭后那些若隐若现的烟火,神色未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