却说赵林暗中与张飞通气,接下了孙权的重礼,应下领兵西万围攻合肥的承诺。/零`点¢看′书′ !庚.辛\罪+筷*
然而赵林却并不打算履行约定,而是早在来龙舒之前便想到了计策。
孙权欲取合肥,无非三个方面考虑。
其一,合肥位于江淮之间,是南北交通重要枢纽之一。
由合肥向北,可通过寿春等地进一步深入中原,是江东北上进取的关键通道。
由合肥向南,则首抵长江沿线,与孙权控制的江东地区紧密相连,是扼守南北往来的咽喉要地。
其二,对江东而言,长江固然是天险,但若能将防线向北推至合肥一带,就能以合肥为前沿据点。
守,可提前预警和抵御来自北方曹操的军事威胁;
攻,可依托合肥,北上取曲阳、寿春、下蔡、平阿等地,据有九江郡而往徐州。
其三,孙权自从继承父兄基业以来,常比军功战绩,又被世家束缚,若能领兵北进,取合肥而统九江一郡之地,或可彰显其功绩、才能,又能以此削弱世家,夺回部分权利。
赵林自忖所思三个缘由,虽不中,亦不远矣。
但合肥乃兵家必争之地,曹操派三员外姓大将镇守,张辽、李典、乐进,都不是善茬。·墈!书^屋- ·最?芯,璋^踕~哽`薪-哙+
兼之墙高池深,北有成德、东有浚遒、西有六安,三城将合肥夹在其中,以至于孙权虽有十万之众,却只能猛攻南面,而不敢西下合围。
若是合围,一旦三地出兵袭大军后背,张辽再趁势杀出,孙权虽众必败。
而赵林之计,便在此处。
孙权弃周瑜而不用,麾下虽有猛将贤臣,却无一统帅之才,安能破局?
欲取合肥,必先克六安、浚遒二县,使东西两路无敌军威胁,再三面围城,或两面佯攻,一面猛攻;
或三面齐攻,使城中疲于奔命。
如此,虽取之不易,却也比死磕一面容易许多。
如今张飞应下取合肥,却是赵林玩了个文字游戏。
非是取合肥坚城,乃取合肥之地也。
距离一年之期,只余不足一月,纵是孙武复生,亦难速克合肥。
而张飞得三万江东精锐相助,却有极大可能在一月内攻取六安或浚遒。
到时只须分兵与赵林,二人东西两路分取二县,期满之后,只管撤军回江陵。
留下二县交予孙权,再将攻取合肥的布局告知孙权,想来孙权即便恼怒,亦有话应对。
龙舒酷热难耐,又无房舍以安居,既达成目的,孙权便不再多留,与赵林、孙尚香一同回返舒县。+狐*恋*文!茓- +首~发?
次日,孙权命蒋钦、陈武、潘璋、徐盛西将合领三万精兵,奔赴龙舒,听张飞调遣。
时赵林早有定计,遂叫孙权派人护送孙尚香回柴桑探望吴国太,赵林则托辞相助张飞进兵,亦去龙舒,与张飞会合。
孙权听闻赵林留下相助,更觉此番必能攻取合肥,遂听从赵林献策,自引六万大军出舒县,向北至合肥南面五里外下寨。
却说赵林赶到龙舒时,张飞己接收西将并三万人马。
得知赵林去而复返,便急叫引入相见。
赵林请屏退左右,附耳将计策和盘托出。
张飞听罢,谓赵林曰:“分取二县?也罢。碧眼儿花了大价钱,俺出力一遭便是。”
遂分潘璋、徐盛领两万江东兵与赵林,向东取浚遒县。
张飞则领一万本部人马,一万江东精兵,及蒋钦、陈武二将,北上取六安县。
六月十日,二人分别之际,约定无论是否功成,须在七月五日至皖县左近,与关羽会合。
张飞如何取得六安,暂且不表。
只说赵林与潘璋、徐盛领兵出龙舒,沿大路向北行军一日,抵达巢湖,临湖立寨,于次日方至浚遒县西南十里处。
赵林手搭凉棚,见南面有一片树林,便叫潘璋去打探一番,率军入树林歇息。
此时正值盛夏,酷热难耐,白日行军极为艰难,赵林虽是骑马,不着片甲,却也被晒得头昏脑胀。
在树荫中休憩片刻,赵林请来潘璋、徐盛,谓二人曰:
“二位将军,浚遒距合肥不过二十余里,想来必有防备,不宜强攻,当以计策取胜。
不知二位有何高见?”
二将闻言,对视一眼。
徐盛道:“驸马,此时天干物燥,我等何如用火攻之计?”
赵林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