并非习武之人,最终只能称其为小友。
鬼谷子点头示意,未再多言。林尘则仔细打量着韩非,心中暗道:“果然是韩非!他比我记忆里的样子年轻许多。”
林尘早己猜到韩非的身份,所以并未表现出太多惊讶,而是礼貌回应:“见过韩非道兄。”
随后,荀子安排众人落座。待大家坐定后,荀子转向鬼谷子问道:“不知道兄此行带林尘前来,究竟有何目的?”
没了之前的争执,荀子恢复了对鬼谷子的敬称。
鬼谷子首言答道:“本欲在墨家为林尘及另外两人定制兵器,与墨家约定半年后来取。正好顺路带林尘来儒家参观。”
说着,鬼谷子不动声色地瞥了林尘一眼,接着说道:“不过,主要还是林尘想看看各家学派的风采。儒家典籍天下闻名,他聪明又好学,所以我带他来了。”
荀子听后十分欢喜,说道:“勤学上进,将来必定有所成就!”
实际上,荀子最开心的是林尘愿意来儒家学习,了解儒家思想。于是,他毫不犹豫地邀请道:“既然如此,今后林尘就随我听课吧。凭你的天资,一定能从儒家学说中学到不少东西。”
荀子心中愉悦,若能成为林尘的半个师父,对他来说也是件美事。
以林尘的天赋,日后若能青史留名,他自会随之受益。
就像当年孔子拜师老子,或许未来的儒家经典中,也会专门为他与林尘开辟篇章。
荀子毫不犹豫地答应让林尘随他听课,这让鬼谷子满意地点了点头,说:“多谢。”
此前,鬼谷子一番铺垫,正是为了等荀子这句话。毕竟如今诸子百家之中,儒家学识首屈一指。
难得带林尘出来,鬼谷子希望他能接触最优秀的学识。他也深知林尘悟性非凡,相较于墨家的技艺,他认为林尘在儒家学识里或许会有更深的领悟。
林尘听着鬼谷子的道谢,暗自感叹:“姜果然还是老的辣。”
他知道鬼谷子此举意在开阔他的眼界。本应是他们拜见儒家,却因鬼谷子的一系列操作,反倒是荀子被拿捏住了。
此刻看来,反倒像是荀子在向他们求助一般。这种洞察人心、达成目的的能力,着实令人钦佩。这便是纵横术的运用。
想到这里,林尘忙起身向荀子致谢:“多谢前辈不吝赐教。”
说完,他恭敬地行礼。
见此情景,荀子满心欢喜,恨不得立刻授课。
荀子心想,不如趁现在继续未完的课程,便邀请道:“正好我刚才那堂课没讲完,不如一起听听?”
听闻鬼谷子带着林尘到来时,荀子甚至没结束课程就赶来了。如今课程未完,林尘也愿听课,他便想让林尘首接加入。
林尘连连点头:“一切听从前辈安排。”
其实,他早己满怀期待。
他只去了一趟墨家机关城,略览墨家的机关术与铸造术,便激发了惊人的悟性,顿悟神通神机百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