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风凛冽,辽东边境的雪花纷纷扬扬地落下,覆盖了这片饱经战火的土地。!0^0*小`税`枉¨ _无+错,内~容!孙传庭站在高处,目光扫过眼前整装待发的明军主力,心中涌起一股豪情。
"大人,所有部队已按您的指示完成集结,粮草辎重也已准备妥当。"参将王勋快步走来,抱拳行礼。
孙传庭微微颔首:"传令下去,明日一早进行最后一次演练,我要亲自检阅。"
"遵命!"王勋应声而去。
孙传庭转身走向帐篷,帐内已聚集了辽东前线的各路将领。众人见他进来,纷纷起身行礼。
"诸位将军,坐吧。"孙传庭挥手示意,目光在众人脸上扫过,"如今我大明新军已初具规模,火器装备也已陆续运抵前线。,2?0¢2!3!t*x·t,.+c/o?m¢据探子回报,后金虽在京师一战后元气大伤,但皇太极正加紧修缮城池,仿制我军火器,准备应对我军可能的反扑。"
"大人,末将以为,当趁敌弱我强之际,立刻发兵!"副将高杰拍案而起,眼中闪烁着战意。
孙传庭摇头道:"急什么?兵贵神速,但更贵谋定后动。我们要等陛下的最后旨意。"
"大人说得是。"众将领纷纷点头。
与此同时,盛京城内,皇太极正在宫殿中召见诸位贝勒王爷和汉军旗将领。
"明军在辽东边境集结重兵,情况如何?"皇太极面色凝重地问道。
多尔衮沉声回答:"皇兄,据细作回报,明军至少有十万精锐,且装备了大量新式火器。*r·a+n′t?x¢t../c¨o¨m¢他们在关宁锦防线一带构筑工事,储备粮草,明显是在为大规模进攻做准备。"
"哼!"皇太极重重一拳砸在桌案上,"京师一战,我八旗精锐损失惨重,如今明军竟敢反扑过来!"
"皇上息怒。"范文程上前一步,拱手道,"明军虽强,但我军据守辽东多年,地形熟悉,只要我们加强防御,未必不能挡住他们的进攻。"
皇太极眯起眼睛:"传令下去,加紧修缮城池,训练士兵,准备迎战!"
"遵旨!"众人齐声应道。
千里之外,京师紫禁城内,崇祯皇帝正在太庙内举行一场特殊的祭祖仪式。
"列祖列宗在上,朕继承大统以来,国事艰难,幸得众臣辅佐,如今西北流寇已被剿灭,江南经济逐渐恢复,各项改革初见成效。"崇祯皇帝跪在太庙中央,声音低沉而坚定,"如今,朕决意收复辽东失地,驱逐建虏,恢复我大明疆土!"
太监魏忠贤站在一旁,看着皇帝虔诚的背影,心中暗暗感慨。这位年轻的皇帝已经完全不同于当初那个惶恐的穿越者,如今的他沉稳、果决、富有远见,真正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帝王。
祭祀结束后,崇祯皇帝回到乾清宫,王承恩紧随其后。
"陛下,辽东前线传来密报,孙传庭已完成兵力集结,只待陛下旨意。"魏忠贤低声禀报。
崇祯皇帝走到窗前,望着窗外的雪景,沉思片刻后说道:"大伴,传旨孙传庭,朕已决意收复辽东,命他择日出兵,但务必稳扎稳打,不可冒进。"
"奴婢遵旨。"王承恩应道,正要退下,却见皇帝突然皱眉。
"陛下怎么了?"王承恩关切地问。
崇祯皇帝摇摇头,眼前浮现出系统界面,【国运指数】正在剧烈波动,预示着即将到来的辽东决战的极端重要性和不确定性。
"无事,只是感到这场战争将决定大明未来的命运。"崇祯皇帝深吸一口气,"去吧,让孙传庭知道,朕对他寄予厚望。"
王承恩躬身退下,留下崇祯皇帝独自站在窗前,目光坚定而深远。
崇祯四年的岁末,一场改变历史走向的大战序曲已经奏响。
喜欢魂穿崇祯:我激活暴君模拟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