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尔衮连忙跪下:\"大汗明鉴!臣绝无动摇之意!臣只是认为,作为君主,大汗应该考虑到最坏的情况,为大金的延续做准备。\"
皇太极沉默良久,终于长叹一声:\"起来吧。朕知道你是为大金着想。\"
多尔衮起身,继续道:\"大汗,我建议秘密准备一条退路,向黑龙江流域方向。那里地广人稀,易守难攻,可以作为我们最后的退守之地。\"
皇太极眼中闪过一丝挣扎,最终点头道:\"好,就按你说的办。但这件事要绝对保密,只有你我知道!\"
\"臣遵命。\"
皇太极又道:\"同时,加紧联络蒙古各部,许以重利,请求他们出兵相助。\"
\"已经派人去联络了。不过...\"多尔衮欲言又止。
\"不过什么?\"
\"不过蒙古各部对我们的处境心知肚明,恐怕不会轻易出兵。\"
皇太极冷笑:\"那就加码!金银、美女、土地,他们想要什么,我们就给什么!只要能度过这次危机,一切都值得!\"
\"臣明白了。\"
皇太极走到窗前,望着远处忙碌的城防工事,眼中闪过一丝决绝:\"同时,对盛京周边实行坚壁清野政策。所有明军可能经过的村庄、道路、水源,全部破坏!不给明军留下任何可利用的资源!\"
\"大汗,这样会让我们的百姓流离失所...\"
\"这是战争!\"皇太极厉声打断,\"为了大金的生存,任何牺牲都是必要的!\"
多尔衮不再言语,默默领命而去。
次日清晨,盛京城外,一支支后金士兵开始执行皇太极的命令,对周边村庄实施坚壁清野政策。
\"放火!\"军官一声令下,士兵们开始点燃村庄的房屋。
\"不要啊!这是我们的家啊!\"村民们哭喊着,试图扑灭火焰,却被士兵们粗暴地推开。
\"大人,求求你们,至少让我们带些粮食走吧!\"一位老者跪地哀求。
军官冷漠地说:\"所有粮食都要充公,用于军需!你们立刻前往盛京,参与城防建设!\"
浓烟很快笼罩了整个村庄,火光冲天。类似的场景,在盛京周边的许多地方同时上演。
盛京城内,也开始了全面动员。官员们挨家挨户搜刮粮食和铁器,百姓们敢怒不敢言。
\"这是我家最后的口粮了,大人...\"一位瘦弱的妇人哀求道。
\"国难当头,人人有责!\"官员冷酷地说,\"把粮食交出来!\"
城墙上,无数民夫在鞭打下,日夜不停地加固城防。他们的脸上充满了麻木和恐惧,但没有人敢怠工。
皇太极亲自巡视城防,对工程进度表示满意:\"很好,继续加固东南方向的城墙,那里是最薄弱的环节!\"
就在此时,一名侍卫匆匆跑来:\"大汗,刚刚抓到一名贵族,他私下议论说战局不利,我们应该向明朝投降!\"
皇太极眼中闪过一道寒光:\"带上来!\"
不多时,一名穿着华贵的中年男子被押到皇太极面前。他浑身颤抖,额头冒汗。
\"你叫什么名字?\"皇太极冷冷地问。
\"回...回大汗,小人叫萨哈廉,是正白旗的一名牛录额真。\"
\"你刚才说了什么?\"
萨哈廉跪地磕头:\"小人...小人只是私下随口一说,并无不敬之意啊!\"
皇太极冷笑:\"随口一说?你知道这种话会造成什么后果吗?会动摇军心,瓦解士气!\"
\"大汗饶命啊!小人知错了!\"
皇太极挥手道:\"拖下去,斩首示众!将他的头颅挂在城门上,警示所有人!\"
\"不要啊!大汗饶命啊!\"萨哈廉被拖走时仍在哀嚎,但皇太极充耳不闻。
多尔衮在一旁沉默不语,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。
皇太极转向他:\"怎么,你觉得朕太残忍了?\"
多尔衮摇头:\"不,大汗做得对。现在正是危急时刻,必须严厉打击任何动摇军心的言行。\"
皇太极满意地点点头:\"传令下去,从今日起,任何人敢议论投降或逃跑,立斩不赦!全城上下,必须同心协力,死守盛京!\"
盛京城内,弥漫着一种末日般的疯狂和绝望。所有人都知道,一场生死存亡的大战即将来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