泼墨斋

繁体版 简体版
泼墨斋 > 中国野史大甩卖 > 第13章 南汉刘龑称帝狂

第13章 南汉刘龑称帝狂

为他疯了。

公元942年,刘龑终于把自己折腾死了,享年五十四岁。临死前,他还拉着儿子刘玢的手说:"我这辈子把能玩的都玩了,值了。你以后当皇帝,接着玩,别客气!"你说摊上这么个爹,南汉能有好吗?

刘龑死后,他的儿子们一个比一个能作。′e/z-l^o·o_k\b,o\o/k/.¨c!o`m′长子刘玢继位后,整天沉迷酒色,不理朝政,被弟弟刘晟杀死。刘晟更狠,为了坐稳皇位,把自己的十几个兄弟全杀了,手段比他爹还残忍。刘晟死后,他的儿子刘鋹继位,这哥们把南汉的奇葩传统发扬光大,不仅继续重用太监和宫女,还认了个太监当爹,叫"大太监龚澄枢"。

在刘鋹的统治下,南汉彻底烂透了。公元971年,北宋派大将潘美率军攻打南汉。南汉的军队早就没了战斗力,面对宋军一触即溃。刘鋹没办法,想坐船逃跑,结果船被太监们偷走了。最后他只能光着膀子,抬着棺材,出城投降。至此,历经四主、存在了54年的南汉政权宣告灭亡。

回顾南汉的历史,从刘龑称帝到灭亡,其实就一个字:作。刘龑靠着自己的折腾,把一个本来有机会发展起来的政权,变成了历史的笑话。他发明的各种酷刑、奇葩的治国政策,还有晚年的迷信行为,不仅害了老百姓,也把南汉推向了灭亡的深渊。

从南汉的故事里,我们能学到一个道理:不管是当皇帝还是过日子,都不能太作。你可以有个性,但不能太离谱;你可以有想法,但不能太荒唐。刘龑要是把折腾的劲儿用在治国上,说不定南汉还能多撑几年。可惜历史没有如果,他的那些迷惑行为,最终都成了后人茶余饭后的笑料。

要说五代十国的皇帝里谁最能折腾,南汉的刘龑绝对能排进前三。这人从登基到驾崩,干的事儿就没一件正常人能干出来的。别人当皇帝是治国理政,他当皇帝纯粹是来搞行为艺术的。今天咱们就来唠唠这位传奇帝王的魔幻人生,看看他是怎么把"作妖"玩出花,把国家折腾到灭亡边缘的。

故事还得从刘龑他爹刘谦说起。这刘谦本来是河南上蔡人,机缘巧合跑到岭南当小官,靠着镇压农民起义发家,一路做到封州(今广东封开)刺史,手里攒下了几万军队和上百艘战船。刘谦临死前,把儿子刘隐叫到跟前:"岭南这地儿不错,咱们得守住,以后说不定能干出一番大事业。"

刘隐也不含糊,接过老爹的班后,先是帮着割据广州的清海节度使刘崇龟平叛,又趁着中原大乱,把岭南的韶州、潮州、贺州等十几个州全收入囊中。这时候的刘隐,已经成了岭南地区的实际控制者,唐昭宗还封他为南平王。不过刘隐这人命不好,还没来得及称帝就病死了,于是接力棒交到了弟弟刘龑手里。

刘龑刚接手的时候,日子并不好过。北边有强大的马楚政权盯着,东边的吴越国时不时来骚扰,内部还有各种不服气的势力。但刘龑可不是个省油的灯,他一边跟马楚和亲,把妹妹嫁给马殷的儿子,稳住北边;一边派军队四处征战,把岭南剩下的地盘全给统一了。到了公元917年,刘龑觉得时机成熟了,干脆一不做二不休,在广州称帝,国号大越,年号乾亨。

要说这刘龑当皇帝,别的本事不好说,搞花样那是一绝。刚称帝那会儿,他觉得"大越"这国号不够霸气,翻了翻古书,看到《周易》里有句话叫"飞龙在天",立马拍板:"就叫大汉了!"史称南汉。为了证明自己是汉朝皇室后裔,他还硬说自己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——这套路是不是有点眼熟?对,跟刘备认祖宗一个路数。

改完国号,刘龑开始折腾皇宫。他在广州城里大兴土木,修建了一座叫"昭阳殿"的宫殿,这宫殿修得那叫一个奢华。据《南汉书》记载,昭阳殿的柱子全是用金做的,屋顶镶嵌着各种宝石,地板铺的是琉璃砖,到了晚上,整个宫殿亮得跟白天似的。更离谱的是,他还在宫殿里挖了个大水池,里面养满了珍珠,自己没事儿就躺在船上,一边赏珍珠一边喝酒,这日子过得,比神仙还逍遥。

但这些都不算啥,刘龑最出名的,还是他发明的各种酷刑。什么"灌鼻割舌支解刳剔",光听名字就让人后背发凉。最变态的是他发明的"汤镬",就是把人扔到装满开水的大锅里煮;还有"铁床",把人绑在烧红的铁板上烤。他每次行刑的时候,都要亲自去围观,一边看一边拍手叫好,简直就是个变态杀人狂。

刘龑这人不仅在生活上作妖,治国方面也是脑洞大开。他觉得官员们都有家庭,容易结党营私,靠不住,于是想出了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主意:以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