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说五代十国这出持续七十多年的乱世大戏,到了后周世宗柴荣这儿,基本就快演到高潮了。·完/本`神,站^ -更_新!最*全?柴荣这位\"五代第一明君\"一顿操作猛如虎,把后周打造成了超级强国,可惜英年早逝。但他打下的底子没白费,接盘的赵匡胤更厉害,带着北宋军队一路\"打怪升级\",把十国挨个收拾了个遍,最终完成了统一。这过程就像玩一款高难度策略游戏,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大宋开国的统一之路,看看这乱世是怎么归一统的。
后周显德六年(959年),柴荣在北伐辽国的路上突然病倒,不久就去世了,年仅39岁。这位老兄在位六年,干的全是硬活儿:改革军政、发展经济、南征北战,把后周变成了中原最强的政权。尤其是他三次征讨南唐,拿下了淮南十四州,把南唐打得从\"大国\"变成了\"江南国\",基本解决了南方最大的威胁。
柴荣的突然去世,给统一大业留下了一个悬念。但他留下的局面非常好:后周国力强盛,军队战斗力爆表,周边的割据政权要么被打残,要么吓破了胆。唯一的问题是,继位的柴宗训只有七岁,主少国疑,给了赵匡胤机会。
显德七年(960年),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,黄袍加身,建立了北宋。说实话,赵匡胤能当上皇帝,很大程度上是沾了柴荣的光。但这位宋太祖也不是吃素的,他一上台就开始琢磨怎么完成统一大业,把柴荣没干完的活儿接着干。
赵匡胤当了皇帝后,把大臣赵普叫来,问:\"天下这么乱,我怎么才能把它统一呢?\"赵普不愧是\"半部论语治天下\"的主儿,当场就给赵匡胤制定了\"先南后北,先易后难\"的战略:先收拾南方的割据政权,这些地方富裕但战斗力弱,容易搞定;搞定南方后,再集中力量对付北方的辽国和北汉。/0^0·小_说`网_ ¢更?新¢最?快`
赵匡胤一听,觉得靠谱,于是开始按照这个战略行动。但他比柴荣聪明的地方在于,他不仅会打仗,还会玩政治,能用和平手段解决的,绝不动刀动枪。这就为统一战争减少了很多阻力。
北宋建隆元年(960年),机会来了。湖南的武平节度使周保权派人到北宋求援,说衡州刺史张文表叛乱,请求赵匡胤派兵帮忙平叛。赵匡胤一看,这是个好机会,于是决定\"假道伐虢\",借道荆南去攻打湖南,顺便把这两个小政权一起收拾了。
当时的荆南(南平)由高保融的儿子高继冲统治,这哥们继承了祖上\"抱大腿\"的传统,对北宋恭恭敬敬。听说北宋军队要借道,高继冲没多想,就同意了。结果北宋大将慕容延钊、李处耘率军到了荆南,高继冲亲自去劳军,没想到刚离开江陵,北宋军队就趁机占领了城池。高继冲傻眼了,只好投降,荆南就此灭亡。
搞定荆南后,北宋军队继续南下,攻打湖南。周保权一看,北宋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,但已经晚了。北宋军队很快就攻克了潭州(今湖南长沙),活捉了张文表,顺便把周保权也俘虏了,湖南也被北宋收入囊中。
这一战,赵匡胤兵不血刃就拿下了荆南和湖南,捡了个大便宜,为统一南方开了个好头。
乾德二年(964年),赵匡胤决定攻打后蜀。后蜀当时由孟昶统治,就是那位写\"冰肌玉骨\"的文艺皇帝。孟昶听说北宋要打过来,一点都不慌,他觉得蜀地险要,\"一夫当关,万夫莫开\",北宋军队打不进来。于是他派王昭远率军抵抗,还大言不惭地说:\"我这次去,不仅要打退宋军,还要打到中原去,夺取天下!\"
结果呢?王昭远就是个纸上谈兵的家伙,刚一交锋就被北宋大将王全斌打得大败。·2*8′看?书¨网^ -无.错!内′容.北宋军队一路势如破竹,很快就攻克了剑门关,兵临成都城下。孟昶这下慌了,只好投降,后蜀灭亡。
孟昶被押到开封后,赵匡胤对他还算客气,但没过多久孟昶就死了,据说是被毒死的。他的宠妃花蕊夫人被赵匡胤纳入后宫,还留下了\"十四万人齐解甲,更无一个是男儿\"的诗句,道尽了后蜀灭亡的无奈。
平定后蜀后,北宋的下一个目标是南汉。南汉当时的皇帝是刘鋹,这位老兄是历史上有名的奇葩皇帝,他觉得官员有家庭就会不忠,所以只信任太监和宫女,当官的必须先自宫,整个朝廷被搞得乌烟瘴气。
开宝三年(970年),赵匡胤派潘美率军攻打南汉。刘鋹一看宋军来了,一点都不慌,他觉得南汉有\"象兵\",战斗力爆表,宋军肯定打不过。结果呢?潘美用火箭攻击,大象受惊后掉头就跑,反而冲乱了南汉军队的阵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