泼墨斋

繁体版 简体版
泼墨斋 > 中国野史大甩卖 > 第3章 赵普献策平南汉 半部论语治天下

第3章 赵普献策平南汉 半部论语治天下

大宋王朝的政治局面。

然而,伴君如伴虎。随着赵普权势日盛,朝中也出现了一些反对他的声音。有人弹劾他贪赃枉法,有人指责他专权跋扈。赵匡胤虽然信任赵普,但为了平衡朝局,也不得不做出一些姿态。

开宝六年八月,赵匡胤以“藩镇世袭,货赂公行”为由,免去了赵普的枢密使职务,让他出知河阳三城(今河南孟州)。赵普接到任命,毫无怨言,坦然赴任。临行前,赵匡胤亲自为他送行,握着他的手道:“爱卿暂且外放,待朝堂安定,朕再召你回来。”

赵普叩首道:“臣遵旨。陛下保重龙体,臣在地方,亦当为陛下分忧。”

望着赵普远去的背影,赵匡胤心中百感交集。这位跟随他多年的谋士,虽然有时专断,但对大宋的忠心却是毋庸置疑的。他知道,赵普这一去,或许再也回不来了,但“半部论语治天下”的佳话,却将永远流传下去。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赵普虽然离开了中枢,但他以儒家思想治国的理念,却深深影响了大宋王朝。此后的宋朝皇帝,大多遵循“重文轻武”的国策,使得儒学在宋代得到了极大的发展,最终形成了影响深远的程朱理学。

而赵普本人,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以“贤相”着称的名臣。他虽然读书不多,却能将《论语》中的智慧灵活运用于治国实践,开创了“以儒术致太平”的先河。正如后世所评价的:“赵普以半部论语定天下,以半部论语治天下,其功不在周公、孔子之下。”

当潘美从岭南凯旋时,带回了南汉府库中的无数珍宝,赵匡胤却只是淡淡一笑,对左右道:“朕所求者,非珠玉也,乃天下太平耳。有赵普这样的贤臣辅佐,何愁天下不治?”

是的,大宋王朝的基业,不仅是靠武力打下来的,更是靠文治守下来的。从赵普献策平南汉,到“半部论语治天下”,一个王朝的治国理念已然确立——以仁政治国,以儒术化民,这或许就是大宋王朝能够延续三百年的根本原因吧。

当夕阳的余晖洒在龙图阁的飞檐上时,赵匡胤再次翻开了《论语》,读到“为政以德,譬如北辰,居其所而众星共之”时,不禁会心一笑。他知道,赵普虽然离开了,但他的治国思想,却如同北极星一般,指引着大宋王朝前行的方向。而那半部论语中蕴含的智慧,也将在未来的岁月里,继续滋养着这个新生的王朝,使其在风云变幻的历史长河中,绽放出独特的光芒。

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