泼墨斋

繁体版 简体版
泼墨斋 > 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 > 第2章 太医束手,我有妙方

第2章 太医束手,我有妙方

所有太医都吓得噤若寒蝉,匍匐在地,头都不敢抬。

“一群只会空谈的废物!”朱元璋的刀尖在刘淳的脖颈前一寸处停下,冰冷的寒意让刘淳几乎窒息,“今日,俺大孙若是有个三长两短,俺不光要你们的脑袋,俺要你们三族之内,鸡犬不留!”

殿内死寂一片,只剩下朱雄英痛苦的呻吟和粗重的喘息。

就在这绝望的氛围中,一个虚弱却异常清晰的声音响了起来。

“皇爷爷……别……别怪他们……”

朱雄英不知何时睁开了眼睛。他的双眼因高热而布满血丝,但瞳孔深处,却闪烁着一种不属于八岁孩童的、令人心悸的镇定与清明。

“神仙爷爷……又来我梦里了……”

此言一出,所有人的目光都“唰”地一下集中到了他的身上。-零`点?墈_书! /嶵?歆_蟑?节!耕+歆¢快¢

朱元璋立刻收刀入鞘,蹲下身子,声音瞬间从暴怒转为急切的关怀:“大孙,你梦到啥了?快跟皇爷爷说!”

朱雄英喘了口气,用尽力气,将他早己准备好的说辞,用一种仿佛在复述神谕的口吻,一字一句地说了出来:

“神仙爷爷说,我身上的不是病,是一种‘痘毒’。这毒就像种子,早就藏在很多人身体里,平时不动,一旦遇到天时不对,就会发作。它从内而外,先是烧得人滚烫,然后就会像这样……开出‘毒花’。”

他用后世病毒潜伏期、爆发期的理论,套上了“痘毒”、“种子”、“毒花”这些符合古代认知的词汇。

太医们听得面面相觑,这些说法闻所未闻,却又似乎隐隐合乎某种道理。

“神仙爷爷说,”朱雄英的目光扫过那群呆若木鸡的太医,“你们说的都对,又都不对。”

他看向那位主张用大黄、石膏的张太医:“清热解毒,是对的。因为这‘痘毒’属火,性极热。”

他又转向那位主张用人参、黄芪的老太医:“扶助正气,也是对的。因为身体才是战胜‘痘毒’的根本。身体强了,自己就能把毒赶出去。”

“可是,”他话锋一转,声音虽弱,却掷地有声,“你们只知其一,不知其二。单纯泻火,会伤了根本;单纯进补,又会助长了毒焰。这就好比两军交战,我方兵力不足,敌人粮草充足。你们一个说要断敌粮草,一个说要给我方增兵,都对,但如果分开来做,就都晚了!”

这番比喻,通俗易懂,瞬间击中了在场所有人的心。尤其是朱元璋,他一生戎马,对行军打仗的比喻最是敏感。他觉得孙子这话说得太对了,简首说到了他的心坎里!

刘淳院使壮着胆子,颤声问道:“那……敢问殿下,神仙可有……可有良方?”

“有!”

朱雄英的回答干脆利落。他闭上眼睛,仿佛在竭力回忆梦境,然后报出了一连串药名:

“金银花,连翘,大青叶,板蓝根,紫草,生甘草……”

他报出的,正是后世中医用于治疗病毒性感染,尤其是针对天花、麻疹等出疹性疾病的经典组合。这些药材,无一不是清热解毒、凉血消斑的良药,而且药性相对平和,不像大黄、石膏那般峻烈。

“神仙爷爷说,这方子,旨在清毒而不伤正,扶正而不助邪。金银花、连翘为君,首击‘痘毒’要害;板蓝根、大青叶为臣,清解血中热毒;紫草凉血化斑,可让‘毒花’尽快凋谢;甘草调和诸药,护住脾胃根本。”

一番君臣佐使的药理分析,从一个八岁孩童口中说出,条理清晰,逻辑严密,把在场的所有太医都震得目瞪口呆。

他们行医一生,从未听过如此精妙的配伍思路。这些药材他们都认识,但如此组合,如此阐释,却是闻所未闻!

“荒谬!简首是荒谬!”

刘淳猛地抬起头,脸上满是震惊与抗拒。这不仅仅是医学上的质疑,更是对他一生所学权威的挑战!“殿下,此乃仙人托梦,玄之又玄,岂能当真?药方事关殿下千金之躯,岂可儿戏!这些药材虽是平和,但如此组合,药性大寒,殿下虚弱之躯,如何受得住?万一……万一出了差池,臣等万死莫辞!”

他这话,看似忠心耿耿,实则是在将所有的责任都推得一干二净。

“刘淳!”朱元璋的眼神再次变得冰冷,“你的意思是,俺大孙在说谎?”

“臣不敢!只是……只是祖宗之法不可变,行医之道,在于稳妥啊,皇爷!”刘淳叩头如捣蒜。

就在这时,殿门外传来一阵轻柔的脚步声,一个温婉而充满慈爱的声音响起:“皇爷,让臣妾也瞧瞧雄英吧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