泼墨斋

繁体版 简体版
泼墨斋 > 高武:我,修炼巅峰强娶长公主 > 第648章 低头一次

第648章 低头一次

战,却吞人。

不见将帅旗鼓,却一字一纸,收尽人心。

天下易姓,不过如此。

吴国王都,永和殿内,黄纸诏书接连三道,从清晨传至黄昏。

第一道,宣布明溪郡“礼典祠堂制度”废除,废除原宗法礼规中“宗族裁断权”、“祭堂保人令”、“士庶隔等秩”,不再允许以家族名义设私籍、不许以宗亲名义剥夺个人户籍权。

第二道,设“新法总典署”,以礼部为主,吏部、户部为辅,官职由中正以上调任,专责参照秦法,制定吴国新制试行章程,于六郡推行,三年为期。

第三道,通令天下:吴国承认秦国所创“再归制度”、“归正回转制”、“借籍轨制”等为合礼之治,可择其良法采纳,不作敌法之戒。

这三道命一发,王都所有旧族当场震动,书院中断讲课,士族议堂关门罢议,老一辈的宗主、礼官、家学大儒咬牙切齿,却无人敢上书反对。

因为他们知道,连吴王都改口了。

他们还能靠什么抵住这座早已倾斜的山?

没有谁是真正倒在秦国手里的,他们是倒在自己坚持不了的那一口古制、旧法、空理上。

而就在吴国王令未落半月,明溪全郡三十二处讲堂全面改为秦律教材,一百一十七所私塾停课重开,教师换人、课本换卷、教纲换律。

新书一章就改成了《律者为本·民人为宗》八字。

十日之内,供职堂统计,明溪郡内归籍正式递交人数突破八万人,借籍登记十三万四千,归正后回归者一万七千,主动推族出籍者三千四百余户。

三天之后,操阅营三线防御岗撤出明溪,归于后台统筹,南属治理总署将明溪正式纳入“内化试点州”,成为吴国境内首个完全转为秦制的地界。

而这片地界,仍打着吴国旗号,奉着吴王律命,却已按秦法行事、用秦官执事、读秦律讲卷、讲秦人之道。

没有战火,但一个国家的根,彻底被接管。

这一切消息传至楚国、越国、蜀地,三地朝堂同时召开紧急御前会议,皆议一事—秦制是否将至我地?

楚王震怒,拍案大吼:“他们不动兵不打仗,只放一个律,就把人全收走了。

你们堂堂满朝文武,谁能制得了这秦律之祸?”

无人应声。

因为他们知道,律不是祸。

秦国没有让人叛乱,也没有蛊惑百姓,没有许下金山银海,只是把一套有章有据的制度摆出来,说:“你愿守,我就给你写上名!”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