泼墨斋

繁体版 简体版
泼墨斋 > 一人之下,烽火铸铁 > 第515章 三一同归(15)

第515章 三一同归(15)

清泉,冲淡了心头的执念,他试着低头看脚下的木筏,筏子明明在平稳移动,却不再觉得必须加速,周围粘稠的月光竟散开了寸许,露出底下真实的水纹。

归真人偶将安月酒倒进湖里,酒液遇水化作金色的涟漪,顺着湖底蔓延,银色的锁链顿时发出“叮叮”的响声,像被敲醒的铃铛。“快撒悬空崖的悟心石粉末!”它大喊着,从木箱里掏出缀思片,用青铜手拼成完整的星图,铺在木筏上,“马先生说,用多元的视角配合圆融意,能看清执念背后的真实渴望。”

望舒将悟心石粉末撒向映月石,灰色的粉末与金色涟漪融合,在石面凝成无数个月亮的形态:残月、新月、上弦月、下弦月……每个形态都带着独特的美,石上那个超前的满月影子突然开始收缩,与天上的月渐渐重合。他运转归一境的圆融意,让体内的炁像湖水般平静,掌心的胎记与湖底的映月石产生共鸣,银色的锁链开始松动,“必求”二字渐渐淡去,露出底下“安住”的刻痕。

“月居族的安月咒!”月不沉突然对着湖面大喊,声音里带着释然的叹息,“是‘月有盈虚,心无增减’!”

望舒跟着念出咒语,归一境的圆融意与映月石的月力融合,石上的满月影子终于与天上的月完全重合,执迷雾像被风吹散的烟,渐渐消失在夜色里。那些被执念影响的人渐渐恢复了平静:冲进风暴的渔民掉转船头,笑着说“明天的月也一样好看”;背着石头游向湖心的老龟放下石头,慢悠悠地爬回岸边,对着天上的月打了个哈欠;划向湖心的渔夫收起碎镜,开始修补快要散架的船,嘴里念叨着“家里的婆娘怕是已经炖好了鱼汤”。

归真人偶将锁心渊的牵缘片抛向湖底,碎片在水中化作金色的线,连接着每个追月人的身影,线的另一端都系着他们的家:有等待丈夫归来的妻子,有盼着父亲带糖的孩童,有守着炉火的老母亲……这些画面顺着湖水蔓延,让映月石的月光变得格外柔和,像母亲的手轻轻拍着人的背。×a°如(a文_网|`* ?无e错?:内?容+

映月石的意识在望舒脑海中响起,声音像月光洒在湖面,温柔而平静:“谢谢你,让我想起月不一定要圆才好看。”它从石缝里挤出块白色的碎片,落在望舒掌心,“这是‘安月片’,能让你看清眼前的美好,不用总想着追逐远方的幻影。”

三日后,逐月湖的落月湾边立起了座新的石碑。

望舒亲手刻下“安住”二字,左边是三一门的逆生符文,右边是月居族的月纹,中间用安月酒调和的银粉镶嵌,在月光下泛着柔和的光,石上的字会随着月的盈亏变换亮度,满月时最亮,残月时最暗,像在提醒人们接受变化。月不沉将映月石旁的湖水装在银瓶里,送给望舒:“这是‘定月水’,能让人的心像湖面一样平静,喝一口,就算看到不完美的事,也能觉得顺眼。”

逐月湖的渔民们正在举行“望月宴”,围着安住碑吃着桂花糕,没人再盯着湖底的月影,都在看天上的月,有人说“今晚的月缺了角,像被咬过的饼”,有人接“这样才好,留着点念想等下次圆”,笑声顺着湖面传到很远,连水里的鱼都探出头来,像是在听他们说笑。

归真人偶用安月片给每艘船的船头都刻了个小小的月纹,青铜手刻的纹路虽然简单,却带着圆融的暖意,驶过的船都说,就算遇上阴雨天看不到月,也能感觉到有股力量在提醒“家就在身后”,像有双眼睛在望着归途。

离开逐月湖时,湖底的映月石已经与天上的月完全同步,石上的月光顺着湖水蔓延,像条银色的路,将逐月湖与三一门、悬空崖、碎念泽连在一起。望舒回头望去,只见安住碑前的浅滩上,新长出的芦苇都朝着岸边倾斜,苇叶上既有月居族的月纹,又有本源之种的叶纹,在月光下轻轻摇曳,像在为归航的船只指引方向。湖面的桨声、笑声、风声顺着水流传到星桥,与三一门的桂花香、逐月湖的浪涛声、归真人偶的脚步声交织在一起,汇成一首平和的歌。

归真人偶突然指着天上的月,又指了指自己的青铜心,然后用青铜手拍了拍望舒的肩膀,像是在说:“眼前的人,身边的月,就是最好的。”

回到三一门时,初秋的桂花已经开了。本源之种的枝头结出了新的果实,果实的形状像轮弯弯的月,一半饱满一半残缺,那是逐月湖的定月水与归真意融合的痕迹,握在手里能感觉到淡淡的清凉,像捧着一掬月光。陈朵的《六和记》又添了厚厚的一卷,最新的插画里画着映月石的样子,旁边写着:“偏执不是过错,是渴望美好的信号,就像追月不是愚蠢,是为了让停下时,能更珍惜眼前的月光。”

赵玄通正在演武场教弟子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