泼墨斋

繁体版 简体版
泼墨斋 > 中国野史大甩卖 > 第15章 北汉依辽抗中原

第15章 北汉依辽抗中原

深的感情,而是有着自己的小算盘。对辽国来说,北汉就像是插在中原王朝背上的一根钉子,虽然不大,但能起到牵制作用。

每当中原王朝想北伐辽国的时候,北汉就会在背后捅一刀,让中原王朝不得不分兵应对。同样,当辽国想南下劫掠的时候,北汉也能作为前哨,提供情报和支持。所以辽国一直把北汉当成自己的"战略缓冲区",好吃好喝地供着,时不时还派兵帮忙,其实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。

但辽国也不是傻子,不会为了北汉跟中原王朝死磕。比如宋太祖赵匡胤攻打北汉的时候,辽国虽然派兵支援,但大多是象征性的,不会真的跟宋军硬刚。辽穆宗就曾对使者说:"北汉那小子,能撑多久算多久吧,别指望大哥给你拼命。"

太平兴国四年(979年),宋太宗赵光义决定彻底解决北汉问题。他亲率大军,分水陆两路攻打太原。这时候的北汉君主是刘继元,他赶紧向辽国求援。但这时候的辽国,辽景宗耶律贤刚继位,内部不稳,只派了少量军队象征性地支援了一下,就不管了。

宋军把太原围得水泄不通,昼夜攻打。太原城坚壁厚,宋军攻了好久都没打下来。赵光义急了,下令引汾水灌城,太原城顿时成了一片泽国。刘继元一看,辽国靠不住了,城里也断粮了,再守下去就是死路一条,只好开城投降。

北汉灭亡后,杨业还在继续抵抗,直到赵光义派人去劝降,杨业才痛哭流涕地投降了北宋。从此,杨业成了北宋的大将,继续镇守边疆,抵御辽国——这真是莫大的讽刺,曾经的"抗中原"大将,转眼成了"抗辽国"的先锋。

北汉的历史,就是一部"抱大腿"史。从刘崇到刘继元,三代君主都把希望寄托在辽国身上,以为靠着大哥就能高枕无忧,结果呢?辽国只是把他们当成棋子,需要的时候就用一下,不需要的时候就扔一边。

从北汉的故事里,我们可以学到几个道理:

第一,靠人不如靠己。北汉之所以灭亡,根本原因是自己实力太弱,又不图发展,只想着靠辽国续命。就像现在有些人,整天想着靠别人,却不想着提升自己,到头来还是会被社会淘汰。

第二,没有永远的朋友,只有永远的利益。辽国支持北汉,不是因为感情,而是因为利益。当利益消失的时候,所谓的"盟友"也就靠不住了。这在国际关系中尤为明显,国与国之间,只有利益是永恒的。

第三,认清现实很重要。北汉的君主们不是不知道依附辽国的弊端,但他们没有勇气去改变,只能在幻想中麻痹自己。做人也是一样,要认清自己的处境,勇于面对现实,而不是逃避。

最后,用一句话来总结北汉的历史:抱大腿可以解一时之困,但解不了一世之危。真正的强大,还是要靠自己。北汉的灭亡,也为五代十国的乱世敲响了丧钟,不久之后,北宋就基本统一了中原,结束了这场长达七十多年的混乱局面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