泼墨斋

繁体版 简体版
泼墨斋 > 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 > 第22章 母子团圆,天伦之乐

第22章 母子团圆,天伦之乐

与儿子说些体己话。

第三周,在朱雄英的搀扶下,她时隔数年,双脚第一次重新踏在了坚实的地面上。

那一天,当她扶着朱雄英的手臂,颤巍巍地在寝殿内走了几步时,殿内所有的宫人都激动得跪了一地,无声地抹着眼泪。

到了第二个月,她己经能在宫人的搀扶下,走出寝殿,来到庭院之中。

初秋的阳光,温暖而不灼人。常氏披着一件柔软的披风,贪婪地呼吸着庭院中带着花香的清新空气。阳光照在她的脸上,为她渡上了一层柔和的金色。她的面颊,己经恢复了健康的桃红色,一双明眸顾盼之间,虽然还带着几分久病的虚弱,却己然有了昔日将门虎女的风采。

“英儿,你看那只喜鹊。”她指着枝头一只正在梳理羽毛的喜鹊,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孩童般的笑容。

“娘喜欢,儿子就让人把全南京城的喜鹊都抓来,给您养在院子里。”朱雄英半开玩笑地说道。

“傻孩子。”常氏嗔怪地看了他一眼,眼中却满是宠溺,“有你陪着,娘看什么都是欢喜的。”

母子二人,或是在庭中散步,或是在廊下对弈,或只是静静地坐着,看云卷云舒。朱雄英会给她讲江南的风土人情,讲均田新政后百姓的笑脸,但绝口不提其中的凶险与杀伐。0~0,晓+税·蛧. -追!蕞\歆~璋~洁,而常氏,则会给他讲他小时候的趣事,讲那些她因病痛而错过的,属于他成长的点点滴滴。

“……你三岁的时候,最喜欢跟在你父王身后,像个小跟屁虫。有一次他上早朝,你偷偷跟了出去,结果在奉天门外迷了路,急得哇哇大哭,还是你皇爷爷亲自把你抱回来的……”

常氏的声音温柔而舒缓,朱雄英静静地听着,心中被一种巨大的幸福感所填满。这些属于“他”却又不属于他的记忆,在母亲的讲述中,变得无比真实而温暖。前世的孤寂与遗憾,在这一刻,被彻底抚平。

---

父亲的眼泪:迟来的团圆

太子朱标,作为大明最勤勉的储君,这些日子承受的压力,几乎到了极限。一边是江南新政的收尾与朝局的稳定,一边是妻子命悬一线的煎熬。他整个人都瘦了一圈,眉宇间刻满了深深的疲惫与忧虑。

这一日,他处理完手头的政务,拖着沉重的步伐,习惯性地走向妻子的寝殿。他早己做好了心理准备,去面对那熟悉的、令人窒息的药味和妻子虚弱的睡颜。

然而,当他踏入庭院时,却愣在了原地。

院中的那棵桂花树下,他的妻子常氏,正坐在一张软椅上,手里拿着一把小剪刀,认真地修剪着一盆秋菊。她的身旁,儿子朱雄英正含笑看着她,不时地递上工具,或是低声说着什么。

秋日的阳光穿过桂花树的枝叶,在他们母子身上洒下斑驳的光影。常氏的侧脸柔美安详,带着健康的红晕;雄英的目光专注而温暖,充满了孺慕之情。

岁月静好,宛如一幅画。

朱标的眼睛,瞬间就红了。

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,他甚至抬手揉了揉,确定这不是自己因为过度疲惫而产生的幻觉。

“殿下……”一旁的宫人轻声提醒。

常氏与朱雄英闻声回头。

“标哥。”常氏站起身,对他露出了一个温柔的微笑。那笑容,明媚得让朱标觉得整个世界都亮了。

“常氏……”朱标快步上前,一把将妻子拥入怀中。他的身体在微微颤抖,这个在朝堂上温润如玉、沉稳持重的太子,此刻却像个孩子一样,将脸埋在妻子的肩窝,任由滚烫的泪水,浸湿她的衣衫。

千言万语,都化作了这个无声的拥抱。

有愧疚,有后怕,有失而复得的狂喜。

常氏轻轻地拍着他的后背,柔声道:“好了,都多大的人了,还哭鼻子,让英儿看笑话了。”

朱雄一旁,微笑着看着这一幕,眼眶也有些湿润。他悄悄地退后几步,将这片空间,留给了自己的父母。

这才是家。

一个完整的,温暖的家。

当晚,东宫的小厨房,破天荒地再次升起了烟火。一家三口,第一次围坐在一起,吃了一顿真正意义上的团圆饭。饭菜很简单,都是些清淡滋补的菜肴,但每个人都吃得格外香甜。

饭桌上,朱标不停地为常氏夹菜,嘘寒问暖。而常氏的目光,则更多地停留在儿子身上。

“英儿,你也多吃点,看你这些天,都瘦了。”

朱雄英笑着点头,为父亲斟满一杯温酒,又为母亲盛上一碗清汤。

灯火摇曳,映着三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