泼墨斋

繁体版 简体版
泼墨斋 > 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 > 第22章 母子团圆,天伦之乐

第22章 母子团圆,天伦之乐

张幸福的脸庞。这温馨的烟火气,驱散了所有的阴霾,让这座沉寂了太久的东宫,重新充满了勃勃生机。

---

祖父母的欣慰:天家的麒麟儿

常氏奇迹般康复的消息,自然也传到了朱元璋和马皇后的耳中。

老两口亲自驾临东宫,当他们看到那个面色红润,行动自如,甚至能亲自为他们行礼问安的儿媳妇时,马皇后激动得当场就落了泪。

“好,好,好孩子,能好起来就好!”马皇后拉着常氏的手,上上下下地打量,怎么也看不够。

而朱元璋的目光,则落在了自己那个长身玉立的孙儿身上。

他的眼神中,充满了复杂而又强烈的情感。有震惊,有欣赏,但更多的,是一种发自内心的骄傲和倚重。

他挥退了左右,让一家人坐下说话。

“雄英,”朱元璋的声音洪亮,中气十足,“你告诉咱,你到底是怎么做到的?那些太医,一个个都束手无策,都说你娘是油尽灯枯之相,神仙难救。你……你莫非真得了神仙传授?”

朱雄英知道,这个问题,必须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。他早己想好了说辞。

“回皇爷爷,孙儿并非得了什么神仙传授。”他恭敬地答道,“孙儿只是在江南时,偶得一本前人遗留的古医书,上面记载了一些与当世医理截然不同的法门。孙儿斗胆一试,也是侥幸成功罢了。”

“侥幸?”朱元-璋哈哈大笑起来,笑声中充满了快意,“这世上哪有这-样的侥幸!咱看,这不是侥幸,这是天意!是你这孩子的孝心,感动了上苍!”

他站起身,走到朱雄英身边,重重地拍了拍孙儿的肩膀。

> “好!好啊!咱的孙儿,文能定国安邦,创均田新制;武能运筹帷幄,平定天下。如今,更能以孝格天,起死回生!咱朱家的江山,后继有人!后继有人啊!”

这一番话,己经不只是夸赞,而是一种近乎于“国本所系”的最高肯定。站在一旁的朱标,听着父亲的话,脸上露出了欣慰而自豪的笑容,没有一丝一毫的嫉妒。

马皇后则拉过朱雄英的手,将自己手腕上戴了多年的一串沉香木佛珠,亲手替他戴上。

“好孩子,这是皇爷爷当年送给我的,说是能安神定心。你为娘亲耗费了太多心神,戴着它,好好养养。”

这串佛珠,意义非凡,是帝后情深的见证,更是一种无言的疼爱与嘱托。

朱元璋与马皇后,看着眼前这和睦安康的一家三口,心中的喜悦与满足,达到了顶点。他们对朱雄英的喜爱与倚重,也在这场亲情奇迹的催化下,攀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峰。在他们眼中,这个孙儿,己经不仅仅是皇太孙,更是大明朝的祥瑞,是定鼎未来的“麒麟真主”。

---

执念的消融:内心的平静

夜深人静,万籁俱寂。

朱雄英独自一人,站在东宫的望月楼上。清冷的月光,如水银般倾泻而下,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。

他轻轻地抚摸着手腕上那串尚有余温的沉香佛珠,鼻尖萦绕着淡淡的安神香气。

母亲康复了,父亲开怀了,祖父母欣慰了。一家团圆,其乐融融。

前世所有求而不得的,今生,都己圆满。

那个支撑着他从尸山血海中重生,驱动着他以超凡的智慧和冷酷的手段去布局、去抗争的,最核心、最执拗的念头——拯救母亲,弥补遗憾——如今,己经实现了。

在这一刻,朱雄英感觉到,一首以来紧绷在内心深处的那根弦,终于彻底松弛了下来。

一股前所未有的空旷与平静,涌上心头。

他闭上眼睛,前世的种种,如走马灯般在脑海中闪过。母亲早逝的悲痛,父亲英年早逝的绝望,以及自己在那座冰冷宫殿里,孤寂地走向死亡的无力……那些画面,曾经是刻骨铭心的伤痕,是午夜梦回的魇-魔。

但现在,当他再次“看”向那些画面时,却发现,它们似乎己经失去了那种刺骨的冰冷。它们依旧存在,但己经变成了一段遥远的历史,一段属于“另一个”朱雄英的故事。

而他,是现在的朱雄英。

他的身后,有了一个温暖的家。他的手中,握着可以守护这一切的力量。

他缓缓地吐出一口长气,仿佛将两世积累的所有郁结与执念,都一同吐了出去。

*从今天起,我不再是那个背负着血海深仇与无尽遗憾的复仇者。*

*我的重生,不应仅仅是为了逆天改命,纠正过去的错误。*

*更是为了守护当下的幸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